历史证明迟则生变。
刘同不傻,当然知道其中的道理,要走就早走,谁知道过了今夜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稍作准备之后,刘同便匆匆离开了府邸。
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只要把命带上,把散公钊给秦人的诏令带上,其余也没什么可带的,无非是一些金银细软或者是丫鬟老妈,下人仆从之累。
只要命还在,什么都会有的。
虽然这些东西不用带,但该交代的还是要交代的,于是刘同对管家交代道:“我这次出门可能需要些时日,我走后府里的事情就由你全权负责。记着,我走之后,府里不管有什么样的变化,都要随时前往千邑向我禀报。”
“奴才记下了。”管家答道。
安排完毕,刘同趁着夕阳便起身前往千邑了,走出散城的那一刻,刘同感到浑身上下都是那样的舒坦。
舒坦啊!
刘同这才意识到,待在城中的自己一直以来都很压抑。
就在刘同的车驾离开散城的时候,府邸对面的一家客栈里一个人一直静静的望着这边,眼看着刘同的车驾走出府邸,随后此人起身走出了客栈。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老相国周焕的儿子周尧,此时的周尧在散国任职为中大夫,很一般的官员。
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周尧和他的父亲一样都是散国最忠实的臣子,忠于国家,忠于君上。
从散盘子去世直到太子钊回国后这一段时间的表现来看,周尧敏锐的意识到这个国家出了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之所以这样想问题,人家也是有根据的。
最主要的就是新君继位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却迟迟不见国君的面,散国所有的政令都是由相国刘同发布的。这还不奇怪吗?
带着这些疑问,周尧曾经找过一些大臣商议此事。
得到的答案乃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先君新丧,新国君要为其守孝。
守孝看似一个很合理的理由,但是周尧还是觉着这里面有问题。若是一般人家守孝三年都没有什么,姬钊是国君啊!一个国家的国君要是守孝三年,那这个国家的政事由谁来处理呢?
更何况太子钊跟散盘子之间的关系并不好,父子之间的矛盾很深,既然有如此深的矛盾,太子钊怎会主动为散盘子守孝那么长的时间呢?
守孝,很显然这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其实也有站不住脚的地方。
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莫不是君上被人软禁了?
一想到这里,周尧立即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了,对,君上极有可能是被人软禁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尧越来越发坚定自己的怀疑,他决定好好查一查这其中的原因。
查?
看似简单,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要查这事情必须要进宫,可是宫门由石凯掌握,你想进去行吗?显然是不行的。
所以当周尧走进王宫大门的时候,很自然就被挡住了,“君上为先君守孝,任何人都不见,守孝期间所有的事务由相国处理。”
所有事情都由刘同处理?
刘同啊刘同,你个外来户还真成精了,想借机把持散国?
哼---,为了散国,为了君上,我周尧一定要搏一搏。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周尧专门在王宫和刘同府邸不远的客栈里租下房子,观察刘同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