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atcheez.com
字:
关灯 护眼
匹奇小说网 > 诸朝争霸 > 第85章 地位
推荐阅读:

第85章 地位

由此可知两人的关系有多么亲?密。

刘荣请这人出面,岂不是拱手将储君之位让与他人么?

窦太后的脸上露出了明显的笑意,以为刘荣已经屈服在她的意志之下。

心中暗道:这可真是个好孩子,以后当不能让其受委屈了。

景帝刘启则微微蹙起了眉头,暗自寻思,他什么时候说过类似的话?

记忆里倒是随口夸奖过窦婴几句,莫不是被这小子记到心里去了。

不过,这倒是走了一步好棋。

以刘启对这位窦婴的了解,后者的说词当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陛下谬赞,臣惭愧。”

窦婴的脸上也露出了诧异之色,他怎么也没想到,刘荣会选择他这个窦家的人来代为执言。

“既如此,那臣便说两句。”

他向来推崇儒术,对于礼仪纲常最是看重不过。

汉家历来只有父传子,哪有兄终弟及的事发生。

在窦婴看来,这是违背了先王的教诲,是对刘氏历代先祖的不敬。

所以,就算刘荣不把他推出来,在这件事上他也不会坐视不理。

当下便庭身道:“臣以为,此事不妥。”

旁边的窦广国顿时就急的跳脚,不断的向着窦婴使着眼色。

他分明看到宴席首位上老太太脸上已经布满了阴云。

这个时期的窦婴还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的人。

为了心中的道,哪怕是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更别说只是得罪当朝太后。

“父子相传,此乃祖制,妄自破坏,只会是取祸之道!”

此言掷地有声,令人震耳欲聋。

谁也不曾想到,这窦婴居然会如此旗帜鲜明的反驳了窦太后的提议。

连窦家内部都有着如此巨大的分歧,这老太太做事未免……

现场众人心中不禁生出了一丝不敬的念头,心知此事今日势必难以有个结果了。

同时,许多人也暗自佩服刘荣的眼光。

这识人之明,已然是高下立判。

席间,梁王刘武涨红的面孔,双眼几欲喷出火来。

他没有想到,冷箭居然是来自窦家内部。

在仇恨窦婴的同时。

心里也在埋怨母亲的糊涂,这么大的事,怎么就不先跟窦家通个气呢?

对此,刘荣的心里也有些惊诧。

他虽然知道历史上窦婴是反对梁王刘武继承大统的,却没想到窦婴会是如此刚烈和强硬的表态。

嗯,他倒是蛮欣赏窦婴的。

这种浑身理想主义色彩的官员在汉室太少见了。

特别是窦婴还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外戚。

以他的身份地位和背景,就算天天在长安欺男霸女,也没几个人敢说他。

可他却洁身自好,从不与那些纨绔为伍。

肯出来做事,且做的都还不错。

这就非常的难能可贵了。

“好……好的很呐,不愧是吾家的千里良驹!”

窦太后气的浑身发抖,丢下这句话便在侍女的搀扶下离开了大殿。

现场众人看向窦婴的目光里充满了同情。

上一次惹老太太这么生气的人,到现在连骨头渣都没剩下了吧。

作为当事人,窦婴却没有惶恐不安的自觉。

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至于窦太后,他的这位姑母总不会真的因此要了他的性命吧。

这一场家宴进行到这里,自然是不欢而散。

窦太后这次是真的恼了窦婴,立刻就收回了赐予窦婴的出入长乐宫的令牌。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苦心布置的棋局,最后居然毁于自家人之手。

如果不是窦广国等人相劝,老太太都准备要将窦婴开除族籍。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可是比死亡还要可怕的惩罚。

窦婴这次的举动虽说出发点不是为了刘荣,但确确实实给了刘荣很大的帮助。

连便宜老妈粟姬也在私下里对刘荣说,这次欠了窦婴一个极大的人情,以后一定要找机会报答。

相比如众星拱月一般走出永寿殿的刘荣,梁王刘武无疑是今晚最失意的人。

眼看着皇储之位就这么与自己擦肩而过,他心中的郁闷就可想而知了。

偏偏坏他好事的还是窦家的人,让他连发泄也办不到。

既然窦太后已经亲手处罚过窦婴,他要是再私下里动手报复的话,肯定过不了母亲的那一关。

不过,他暗自将窦婴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

暗道:有朝一日,他若登基的话,必要让窦婴好看。

虽然这次被人搅了局,但刘武却并没有绝望,他相信以老母亲的手段,必然还能找到合适的机会,旧事重提。

景帝刘启对于今晚的结局无疑是非常满意的,不仅给梁王留下了希望,还令窦太后在朝野中的威望大降。

他虽然孝顺,但却不意味着他喜欢头上坐着个人对自己指手画脚。

在他看来,母后还是安心留在长乐宫享福也就是了,何必插手朝廷的事呢。

所以,刘启回到未央宫的时候,破例又小喝了两杯。

心情愉快之下,便下令奖赏了刘荣五百金。

汉室向来讲究功必赏,过必罚,皇子也不例外。

另外,这也是他知道刘荣在外面做事,肯定是需要钱的。

索性就将两码事混为一潭,省的那小子再向他开口。

从这也能看出景帝确是个精打细算的人。

相比之下,那个被后世无数人称颂的汉武大帝,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败家子。

历史上刘彻大肆修建宫殿,八次泰山封禅所花去的金钱和物资,足顶得上几十次漠北决战的资源消耗。

否则的话,有文景两代帝王勤俭几十年留下的家产。

何至于打个匈奴就令国内经济凋零,局势动荡,差点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不得不说,刘彻万年发布的那道罪己诏实在太及时了,轻而易举的化解了民众心中的怨恨。

这令后世无数研究历史的学者大为感慨,当时的百姓实在太淳朴了。

在看到至高无上的皇帝都亲口承认错误了,居然就这么原谅了皇帝的过错。

这也令后世的帝王学到了一招,当局势恶劣到极点的时候,便祭出罪己诏,往往能收到奇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