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帝虽然对冯文澜、孔周定了谋逆罪,但对其亲属、党羽则是收押另行审罪,还是考虑到朝中王公大臣的感受,没有诛灭冯家全族的意思。
冯氏的旁支子弟甚至冯文澜的庶子,有可能受到的牵连都比较轻,但冯缭、冯翊、孔熙荣作为冯孔二人的嫡子,极可能依旧难逃重罪。
即便不对他们额外罗织罪名,最终大概也少不了一个充军流放或者贬为官奴。
冯缭、冯翊、孔熙荣逃出金陵,韩谦不觉得奇怪,但心想天下之大,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他们或许压根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沦落到这等的境地吧?
不过,冯家大费周章将冯翊、孔熙荣从兰亭巷接走后,韩谦便不想理会这事,田城过来说起这事,他也就听听而已,抬头看了看蔚蓝无云的晚空,感慨了一下秋高气爽、天凉好个秋,便翻身上马,在赵无忌、奚发儿等人的护随下,在夕阳中往东华门驰去。
回到庄院,天色已经黑了下来,韩谦用过餐便跑到锻造房,看陈济堂带领着匠工琢磨精钢锻铸之法。
经过大半个月的试炉,新式半闭合室式炉的好处也在进一步的慢慢摸索中。
韩谦也从陈济堂他们的实践中,确认精钢的熔点实际要比生铁高得多,以锻造房目前所造的半闭合室式炉,生铁块很快就会熔烧成铁水,但一柄优良的直脊刀,烧上半天也只能烧红到可以进一步锤锻的程度。
这也是百炼钢越到后期锻造难度越大的关键原因。
即便是陈济堂也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对韩谦而言,梦境所得的一些学识,某些模糊不清的地方这时候就豁然开朗起来。
这显然是含炭、含杂量的不同,决定了钢铁熔点的不同。
而倘若不想经年累月的锻造才能辛苦的获得一块好钢,那更为省力、省事的关键,实际上还是要继续想办法提高炉温。
特别是极高的炉温,将生铁料熔炼成铁水,在继续鼓入空气时进行适当的搅滚,就是能直接降低含炭量,都不需要进行锻打脱炭,能烧炼出真正的熟铁来,这也是“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所指的柔铁。
然而作为兵刃、铁甲片,却非含炭量越低越好,而去杂、脱炭,甚至反过来进行渗炭,这里面要摸索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每天一车车木炭、生铁料运入锻造房,消耗的钱粮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却不能造出一件合用的良刀,陈济堂及诸多匠师也是急躁。韩谦却是始终强调要他耐住性子,抛开以往的陈规陋俗,一点点的去摸索、总结。
韩谦他此时也将很大一块精力都投到这边,只要他人在庄园,大半的时间都是耗在锻造房,肌肤也是被炙烤得发红。
陈济堂他们这两天尝试用更廉价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煤饼替代昂贵的木炭,但发现所锻造出来的精钢,在锻打时掉落铁渣更多。
韩谦推测这可能是煤饼里另有杂质在烧炼时进入铁水或钢条之中,使之变脆,表现得锻打时铁渣增加。
韩谦今天特定叫陈济堂用木炭及煤饼进行同等条件试验时,他到锻造房,陈济堂便告诉确实验证煤饼所熔铸出来的粗钢更容易折断。
“用煤饼所炼之钢,造农具或是可能,但造刀剑甲具,却是不行。”陈济堂此时统领庄院内的匠事、工造,人自信起来,说话也利落多了。
生铁不能用,就是因为含杂、含炭量高,其性脆,用煤饼所炼的钢,改性程度不大,用来铸造农具是可以,但韩谦所奢想的,还是要能批量生产廉价优质的精钢甲片或精钢构件。
虽然小规模的锻造钢件,木炭耗用并不是十分的铺张,但要是大规模的冶铁炼钢,煤饼的成本优势就太大了。
更何况木炭的烧制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这已经不是环不环保、生不生态的问题,而是金陵城附近仅存不多的的树林,能经得起几年消耗的大事了。
韩谦蹲在锻造房院子的角落里,两只手里各掂量着一块煤饼、一块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