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最终还是没跟曼陀山那对师兄前往沧澜山,因为这对师兄走得比较着急,第二天一大早就走了。而安宁则是被幺姑一家挽留,说是要过年了,先把年过了再走。安宁也不好推迟,而且他也确实很多年没有过年了。
玄都则是跟曼陀山两人一起前往沧澜山,说是想去看看,见识下南阳第一宗门,届时会在沧澜山等安宁,然后一起北上前往北台州。安宁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便只跟顾倾城留了下来。
因为距离过年还有七八天时间,安宁一天也无所事事,便在城中四处闲逛,有时候也会跟幺姑一起去学堂看看,听那些夫子们授业解惑。
认识了李小白和慕容兴洲后,安宁对读书人的观感好了很多,学堂里的人们也很欢迎安宁,不论是先生还是学生。倒是有个年轻先生对安宁有些敌意,想来是因为幺姑的缘故。
想起幺姑父亲的言语,安宁对这年轻先生倒是多有留意,倒也算得上是个正人君子,应该值得托付终生。
这天安宁跟幺姑来到学堂,一直待在酒楼的顾倾城却莫名其妙的跟着,安宁也无所谓,依旧跟幺姑有说有笑,完全当她不存在。
到学堂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刚好那位年轻先生正在给学生们写新联,人手一副。
当时一名学生笑着问道:“先生,您打算给那位刘姑娘写什么样的对联啊?”
顿时有一名学生开始卖弄肚子里的墨水道:“自然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他顿了顿,其余学生便轰然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年轻先生笑着道:“再要胡说,就将对联还给我。”
有人突然道:“刘姑娘。”
年轻先生顿时收敛笑容,正了正衣冠,转过身来,刚好看到安宁三人。
当他看到安宁身边的顾倾城后,明显有些惊艳,然后双眼便放在了幺姑身上,显得有些腼腆。
别人再好,也不及他心中的刘姑娘好。
幺姑笑着道:“小王先生,我爹说想要你给他写一副对联,既做新年的美好寓意,也做酒楼的招牌。小王先生若是觉得为难,随便写一幅就成。”
被称为小王先生的年轻读书人连忙道:“不为难不为难,姑娘离开之前,在下一定交到姑娘手中。”
幺姑笑着道:“那幺姑就替我爹谢过小王先生了,我爹说小王先生以后去酒楼,他可以不收小王先生的酒钱。”
小王先生连忙应了一声,然后开始思索写什么好。
幺姑对着安宁道:“你们随便看看,我去帮先生们整理书籍后,一起去市集上买些东西。”
没有背着桃木剑的安宁点了点头,向着亭子那边走去,对着那位小王先生行了一礼,然后说道:“能否给在下看看?”
安宁指的自然是对联。
小王先生急忙道:“当然可以,写得不好,还请公子莫要见笑。”
说着,将刚刚写好的一副对联递给安宁。
安宁接过后,啧啧道:“写得真好!”
安宁是真的觉得好,不论是寓意还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字迹,最起码比自己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幺姑看着两人聊了起来,也就不在多待,移步走向书院。
小王先生提议道:“公子要不也写一副?”
安宁一愣,急忙摆手道:“在先生面前,我就不闹笑话了。”
那些个学生顿时道:“就写一个嘛。”
安宁更加尴尬。
看到安宁如此窘境,顾倾城觉得有些开心。一个只会舞刀弄剑的家伙,让他提笔写字,这不是强人所难嘛。很明显,因为幺姑的缘故,那位小王先生是想在这上面压安宁一头,而那些学生明显又是站在这位小王先生一边。
安宁今日不写也得写了,这个丑更是不出也得出了。
安宁苦涩道:“我跟幺姑都是出生山里,从小就没读过什么书,这种事情真做不来。”
这话一出,小王先生和顾倾城都微微皱起眉头。这句话意味不可谓不深,特别是对喜欢幺姑的小王先生来说。
安宁说完之后,却是接过了小王先生手中的狼毫,继续道:“这样,小王先生说,我写。”
小王先生点了点头,微微思索后,开口道:“春风暖阳融冰雪,徽墨竹毫开太平。”
这位小王先生说完之后,安宁直接落笔,几乎是一口气就写完了上联,然后蘸了墨汁,又是一口气写完了下联。
安宁放下笔,看着桌上的字迹,尴尬道:“见笑!”
这哪是在写字,这分明就是在画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