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流连赌桌的赌徒,必然胆大包天。想也知道,从一无所有的甲午战争小兵混成袁世凯都得拉拢的实权将军,张作霖怎么可能甘心一直窝在老家东北?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安徽、浙江、福建、山东、陕西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湖北及河北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另外,尚有若干其他军阀势力在自己的野心膨胀和外国列强操纵下,争斗不已。
天下乱成一锅粥,躲在南方的孙中山也没闲着。1917年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带着能召集到的兵马讨伐段祺瑞,史称“第一次护法战争”或“三次革命”。我们都知道,孙中山虽然善于营销—在立文著书、公开演讲、散发个人魅力、收集捐款资助上面没人比得上他,打仗却是屡试屡输,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之前已经有过无数次失败的起义,针对袁世凯称帝的二次革命也以惨败告终。
这一次当然也毫不例外,在北洋军的镇压下,北伐军受挫。1918年5月,孙中山辞职,护法战争失败。不过孙中山具有完美的阿Q精神,从来不被失败击倒,他努力经营广东,并且之后把广西一并收入囊中,誓师北伐。
文人书生孙中山在夹缝中挣扎求存的时候,大字不识一个的睁眼瞎张作霖却越发威武。他瞄准时机,一再为自己争取更大的权利。
在北洋三大派系中,皖系最先兴盛,亦最早衰败。袁世凯死后,段祺瑞等皖系军阀首领以北洋正统自居,操纵政局,备受瞩目,成了割据时期一帮“土匪”里头名义上的大当家。
张作霖知道凭他一个人对付不了段祺瑞,不过再厉害的人也双拳难敌四手,恶虎还怕群狼。就像三国时期孙权和刘备结盟以抗衡势不可挡的曹操一般,1920年4月,直奉两系军阀结成反段联盟,于同年7月发动直皖战争。皖系一败涂地,从此以后一蹶不振。直奉两系共同控制了****,张作霖一言九鼎,甚至可以罢免当时皖系留下来的国务总理。
不过天下只有一个,为了争夺实权,短暂的联盟在共同的敌人皖系被驱逐后宣告破裂,直奉两系自己打了起来。
这一打便接连打了两次,第一次直系获胜,奉系败退出关。第二次奉系获胜,直系落败,像皖系一般凉的不能再凉。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1928年(民国17年)6月3日,因前线战事不利,张作霖被迫返回东北。
1928年(民国17年)6月4日,张作霖所乘列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官邸后不久即逝世,享年53岁。
1928年6月4日,这对于张学良而言,将会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他的父亲张作霖的专列在山海关外,张氏的地盘上被炸了,张作霖身受重伤,不久后就因为伤重不治,张学良也随之接过父亲所有的家业,由少帅变为了大帅,在时代的危局之下,他不得不强迫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在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基于国仇家恨的考量,加紧了国民政府的谈判,最终决定接受国民政府的统治,换下了北洋政府时期悬挂的五色国旗,换上了辛亥革命制定的旗帜,至此东北易帜,张学良也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
时间转眼到了1936年,此时日军的气焰越发嚣张,侵吞了整个东三省还不满足,竟然把主意打到了整个华北地区头上,此时,日本人侵略中国的企图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整个中国上下了都弥漫着对日本人的仇恨。
但是,当时的中国当局,南京国民政府的蒋一方面把希望寄托在国际社会上,希望英法等国能够出面干涉日本的强盗行径,一方面坚持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仅对日本人的侵略视若无睹,反而把兵力派出去剿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