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atcheez.com
字:
关灯 护眼
推荐阅读:

293章四大别府

虚诡们敢跳出来重新组织,那等于在自己脑门上顶着“我是大冤种”的标签,绝对是优先被干掉的。

场面比之前大战时还要混乱,只不过乱的主要是妖诡一方,大武这边则已在快速重建秩序。

经历过三次天变,大武的官府和百姓都具备了相当的适应力。

这次大战虽然惨烈,但灾后重建秩序的流程却没甚区别。

灾民各自朝最近的中型城池聚拢,若该城池被破,那就朝更上一级的大型府城前进。

各地官府和大势力的人手虽紧张,也尽量抽调出一些人手,前去指引带路。

仙山重开后,各地情报流通极快,中高层都清楚这次大战各地人口损失惨重,很可能达到一半。

这种数量级的损失面前,人力缺口会成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然现象,人口会是最紧缺的战略资源。

没有足够的人口,连想从辖区内抽调农夫、匠人、二轮高手当临时工,都会无比困难。

因为下面也有巨大的人力缺口,抽无可抽。

现在多收拢一些人口,就是接下来高速发展的基础。

毕竟这场大战人死得多,妖诡死得更多,大把的妖诡尸骸都被交易给了仙山,换来海量的修炼资源。

而死去的人是不需要资源的,少了一半人口,那幸存下来的人们得到的修炼资源就会翻倍。

天赋普通者多一倍的修炼资源,固然不错,但未来成就上限也就那么回事。

天赋良好乃至上佳者,则很可能凭借这一拨资源,直接跨过门槛,一飞冲天。

这场大战打残打没了很多原有势力,各国官方和大小势力损失同样不小,刚好趁机收拢一批“无主”的好苗子,充作己用。

另一方面,在顾恪的推波助澜下,仙山四大老祖化身奇境,永镇大武四方的消息也完全扩散开来。

这个“结局”当然不能说是四大老祖死了,但化为奇境,应该就不能到处跑吧?这便是大武各国官方和大小势力的想法。

没了实力高到让人绝望的四大老祖,很多人的小心思自然就冒出来了。

造仙山的反……当然是不可能的。

四大老祖没了,还有四大仙姑呢。

她们能不能应对妖诡界的灵主妖神,这个不太确定。

但对付大武各国,绝对手拿把掐。

况且仙山诚心者遍布大武,包括大武第一武圣苏玉楼都疑似为诚心者。

各国高层再傻,也不会冒出这种要命的心思,那是会死全家的。

他们的小心思不过是在“后仙山时期”开始时,尽量争夺资源,稳住自身地位。

而要稳住自身地位,某些事肯定就不能再“仙山优先”了。

简而言之,他们需要从这次大战所得的仙山资源中截留下“一点点”,专门培养少部分核心成员。

统治大武这么多年,他们对这套方法门清。

尤其是新老交替时,额外多出一些“损耗”也没谁会追究。

况且仙山从来不是大武之主,它自己都没打过这种名头。

那些许截留只是小事,不至于让仙山大动干戈。

事实上,他们的这种推测的出发点错了,但结论莫名其妙地又是正确的。

顾恪这个老祖“真身”活得好好的,却也没将这些人的小心思当回事。

要说偏心,他比他们还偏心。

各国中高层玩这些手段,最终是否能保住其在大武的地位,是个未知数。

当大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跟不上形势的势力迟早会衰落下去。

现在各国高层还算是时代的浪花,再过几十上百年,八成是沉底的泥沙。

顾恪与他们无亲无故,才懒得在这些人身上多费心思。

……

大武五百四十五年,五月初七,夏至。

中庭中部风陵渡,两河在此汇入天河。

原本位于天河一侧,百里方圆的荒山乱滩以及部分河流被纳入了半山洞府内,再隐没进虚空中。

这让在天河跑船的生意人和老船工们议论纷纷,最后得出一致结论:定是在这场大战中被波及,造成了河道有了小小的变化。

不过“消失”的地方大多不利行船,对跑船的商家百姓利大于弊。

因此随口念叨几句后,也就没谁再记挂这事。

大战过去一月有余,大武境内战火依然未曾消失,只是涉及的区域和规模不如开始的三分之一。

大多数地域的百姓已经开始恢复正常的生活。

大战不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耽误了不少时间,今年会比以往忙得多。

在这三河汇聚,中庭膏腴之地,那更是不能浪费。

而且这次大战开始十日后,中庭中部的天气莫名热了起来。

大武与妖诡界连通后,日常温度下降了十度以上。

中庭中部好一点,但也要在四五月的夏季才开始“春播”。

而这温度一提升,三月时就达到了春播的气温。

这可不是小事。

若是这气温一直能高这几度,一年起码能多收一季的粮食,很多无法种植的作物也能重新种上。

三次天变都造成了严重的灾祸,缺粮这事始终贯穿其中。

没谁能不在乎粮食,大小势力没粮食,手下军心不稳。

底层百姓没了粮食,那就得全家挨饿。

即便大战未完,此刻的中庭中部也到处是忙碌耕种的百姓,他们实力普遍不高。

实力高的人大多响应仙山号召,前去大武各地击杀妖诡溃兵了。

只要杀得够多,一人养活全家十数,甚至数十人都不难。

当然,实力普通者永远是数量最多的那部分,各地倒也不至于无人种地。

不过中庭是这次大战受损最严重的区域,人口锐减。

此刻空闲的田地太多,百姓再怎么忙都种不完,只能一边忙活,一边望“田”兴叹了。

半山别府,这是大小姐自己起的名字。

所谓半山,自然是因为居所在半山处。

实际上这“山”就是彷照玉龙峰,一比一建造的——彷的还不是如今的玉龙峰,而是大小姐离开玉龙洞府前的那座玉龙峰。

居所被命名为半山别院,屋舍布置与玉龙峰当初也有五六分相似。

------题外话------

感谢华荣王的打赏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