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上使明示!”云阳令有些懵了,以往他们不都用这种方法吗?怎么就不可取了?
“公子令人开挖一条水渠,宽深各一尺,长百步,令人在一头倒水二十桶,百步外滴水未收!”
“公子又令人造此圆筒为渠,同架百步远,倒水二十桶,百步外收水十九桶余半。”
“公子言,地面挖渠固然简单,然途中损耗也极为可怕,圆筒代之,虽成本有所上升,但途中损耗的水源,仅一县所废,亦可多供应一县所需!”
“水源充沛的时候这个问题还不重要,可一旦天气大旱,水位下降,这个问题就会立刻凸显出来。”
“原来如此,公子真乃大秦之福,下官钦佩!”云阳令听闻上使的话,心中对扶苏便产生了敬佩之意。
这年头的官员并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的事情,不管同僚之间怎么玩,但是在治理地方上面,他们是不会打任何折扣的。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官员想尽办法也要调到靠近水源的地方为官?
一是本地粮食产量有一定的保证,二是如果自己管理的好,把本地水源借到周边县的话,那也是自己的政治资本,能为未来升迁加分的。
至于说靠着几个水车够吗?
目前来说是够用的,何为灌溉?
并不是后世那种水渠挖开,井房一开,等着水自己在自己的地过一遍,那叫浇地。
真正的灌溉是提着一只水桶,用一个带嘴的水瓢顺着每一株粮食的根部一点点的灌水。
熟练的老农灌溉一亩地也就只需要十余桶水就够了。
并不是他们不想省事,而是打水实在太难了,灌溉高峰期,往往消耗在打水途中的时间,要比蹲在田野的时间还要多。
但是现在问题就简单了,整个云阳县境内,靠近渭水的岸边,一共有三十余座这种水车阵。
每一个水车阵,少的也有三四座水车,多的更是有十余座,那里的圆筒也更粗一些。
到了后面之后会在各乡再修建一座大水池,各乡再修建到各村的水渠,各村自己选个合适的地方建造水池。
往后全年无休,水车一直会将河道中的水引过来,届时百姓耕种只需要在各村的水池取水就可以了。
因为途中有很多蓄水池,所以哪怕是农忙时期,合理的安排一下,水源也是足够用的。
同样的,自己境内的水渠由各自来负责巡视和维护。
内史府给出的命令是农闲时期每日一巡,农忙时期每日三寻,出现问题之后,半日之内必须修好。
若有故意破坏水渠者,罚万钱!
万钱是什么概念?
现在被官府判为以劳抵资的,每日作八钱,管食者,每日六钱。
就算按照八钱一天来算,他也要去做一千二百五十天的徭役才能还完罚款,也就是三年半的时间,中间还不能休息。
“你我乃是同乡,今日我透漏些许消息与你,能不能把握住,那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上使若有所思的看向云阳令。
“上使请说,下官绝不辜负上使的期望!”云阳令很有灵性的回应道。
“陛下已将内史四十二县完全交于公子,所有决定皆有公子做主,胆敢违抗公子令者,陛下不会觉得砍一刀很费力。”
“而公子此举,意为在保证耕种产出的同时,将一部分多余劳力从耕种当中释放出来。”
“接下来公子对这批人另有用处,你若是能在保证产出的同时,接下来为公子提供更多的劳力,那还用多说吗?”
“再有,这次公子不会发布徭令,参与与否全凭自愿,有钱可拿,有饭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