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也是笑嘻嘻的道:“阿爹,恐怕到时候不用咱们打,京城不战自乱了哈哈。”
“哈哈哈,我儿妙计!”
流民确实可怕,吃人的流民,走到哪儿吃光哪儿。没办法,他们都是一些失去土地、失去家园的流浪百姓,只能靠沿路乞讨。若是逼着没法子了,他们为了活命,就开始造反,历朝历代农民起义大多与此。
明安殿,已是深夜,李柷还在批阅奏疏。浪归浪,政务还是得要处理。尤其最近地方官员稀缺,李柷虽然下令尽快恢复科举,可那帮礼部的大臣们迟迟没有下文。
办事效率低下,错的永远是别的部门。礼部归咎于翰林院迟迟不出题,翰林院归咎于人手稀缺礼部不肯援手,礼部又抱怨吏部不应该插一杠子。
于是大家都有许多方面可以互相归咎,抱怨没有制度又从不遵守制度。
李柷恨不能将这些懒政的狗官们拖出去四十大板,可法不责众适用于每个个体,官员们动不动以罢官相威胁。
倒也不能全怪这些官员,制度的残缺使得各项政令往往虎头蛇尾,李柷头都大了。
还有面前两份奏疏更让他头疼,那是来自黄陵山的潘大愣和西山广元子。
“陛下,不良帅范瑶求见。”福全老老实实走过来说道。
“请。”李柷头也没抬。
福全招呼了一声,范瑶进殿请安:“臣范瑶见过陛下。”
“嗯,”李柷说完将笔扔到了桌子上,一脸愁容。
范瑶没说深夜入宫的目的,而是问了声:“陛下何事烦忧?”
“黄陵山潘大愣,和西山广元子都来问朕要人。说什么黄陵山铜矿、石炭皆大面积开采,急需大量人力。西山琉璃厂也是,还有这个,劝农使韩鄂也上书问朕要人。朕又不是造人机器,哪里有这么多人给他们!”
范瑶拱手一笑:“陛下,人说来便来。咱洛阳城就是不缺人,人有的是。”
“哦,”李柷一听惊疑不定:“哪来的这么多人?”
范瑶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密函:“陛下,不良人从各处藩镇得到确切消息。藩镇们惧怕朝廷势大,晋王之子李存勖带头联合各路藩镇。他们要将各自地盘上的流民全部赶往京城,想耗空京城粮饷。”
李柷又惊又喜:“还有这种好事?他们也太低估了朕。他们不是往朕这边送人么,有多少朕要多少。哈哈,朕正愁没人,他们倒送上门来了,真乃雪中送炭也!”
流民也是劳动力啊,这些日子以来,各地私粮贩子云集京城。这些藩镇们是不知道朝廷到底存了多少粮食,流民不来则已,来了李柷有就办法安置他们。
黄陵山那边人手稀缺,还有广元子那琉璃厂原料采集、运送、冶炼等更是缺人,加上韩鄂那三百顷作物农田,安置流民绝不成问题。
还有一点,李柷要这个败家子搞他百顷土地他好盖玻璃大棚,大棚同样缺人手。
广王府,
“老爹,孩儿厉害不?”朱友能洋洋得意,他的眼镜铺赚的盆满钵满。
朱全昱哼了一声:“若不是陛下帮衬,你厉害个屁。”
“那是,不过孩儿也与李兄二八分账了。他拿八成,我才拿两成,差的远了。”
朱全昱懒得理他,他起身想走,朱友能又拽住他:“爹,孩儿还想求你件事。”
这败家子用‘求’字,肯定没好事。
“没门,老子不答应。”朱全昱甩开他。
朱友能癞皮狗一样又抢上前去拦住他:“爹,孩儿还没说什么事,你就不答应?”
朱全昱背着手,上下打量着他:“你小子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就你还能有什么好事,快滚!”
“爹,孩儿想买地。”朱友能抬头挺胸拍着胸脯。
“你又买地作甚?”朱全昱睁大了眼睛,虽然这四百倾地都被这小子利用起来了,可他还是有些好奇。
“孩儿想与李兄建个玻璃房,冬天能够种出蔬菜和瓜果的房子。”
“放你娘的屁!滚!”朱全昱瞪着眼。
冬天种出瓜果蔬菜,这小子骗谁呢,真当老子是三岁小儿啊。谁不知道蔬菜怕冻,放玻璃屋里管个屁用。
朱全昱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冬天能够种出能吃的瓜果蔬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