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
道然脸色一变,这名字实在有点吓人。
不是说历史上的包拯其实是个白面帅哥吗,上辈子的网友误我啊。
此时的包拯虽然还是个年轻的书生,但也已经有几分七窍玲珑心的感觉,看到道然脸色有变,便问道:“大师听过我的名字?”
道然很想说,何止听过,还会唱呢。
“阿弥陀佛,包施主这名字,不一般啊。小僧略通卜算之术,你将来或许会官拜一品位极人臣。”
包拯听了,稍稍露出欢喜之意,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对道然说:“谢大师吉言,不过在下如今只是个人微言轻的秀才,苏州城之事还请大师费心。”
欢喜是正常的,包拯既然要考取功名,当然是希望能够做大官一展抱负。若是寻常僧道这么说,包拯不会放在心上,但道然可是人前显圣的神仙人物,他这么说自然是颇为可信。
不过高兴归高兴,做大官也是将来的事,如今苏州城波诡云谲,稍有不慎就要万劫不复,还是先管好眼前事。
这一闪而过的表情变化,道然也看得清楚。
不愧是包青天,这份定力比神秀还强些。
道然对这位未来的青天大老爷很感兴趣,索性请包拯坐下来细聊。
包拯如今才十九岁,已经中了秀才,正准备考取举人功名。包拯在太湖书院念书,与苏州知府的儿子祝威是同窗好友,不久前还救了祝威一命,所以很受苏州知府祝公远的器重。
祝公远甚至帮包拯写了介绍信,
只等包拯考取举人之后,就能上京拜入某位大人物的门下。
这可是一步登天的机会,祝公远算是将包拯当成真正的自己人了。
这次派出包拯前来送信,正是因为觉得包拯办事妥当,口才极好,将道然请来赴宴的几率更大。
只是没想到,包拯是七巧玲珑心,早就明白知府的想法,听到道然答应,反而开口阻止。祝公远确实对包拯很好,但恩情再大,在包拯看来也不能比三万条人命更大,所以他不希望道然赴宴。
“祝知府对包施主也算是颇有恩惠,你这么做,不怕被人说忘恩负义吗?”道然问道。
包拯听了,义正言辞地说:“恩有大恩小恩之分,义也有大义小义之分。或许知府大人觉得三万人换苏州百年太平很划算。但在下看来,此举犹如割地赂秦。今日杀三万,明日杀五万,苏州百姓若是次次都顺妖怪之意,又有多少人能杀?
“而且苏州城哪有三万死囚可以给妖怪血祭,必然要连累众多无辜。大师你也说过,牺牲还是不牺牲,要由百姓自己选,在下深感佩服,因此劝大师不要赴宴。”
包拯的这番话要是让祝公远知道,他绝对是前程尽毁不得好死的下场。
这个年代,知遇之恩跟父母之恩也差不多,祝公远对包拯如此照顾,比师父还亲。不管包拯出于什么理由背叛祝公远,被人知道都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但包拯还是这么做了,只能说有些人能流传千古是有道理的。
“阿弥陀佛,包施主深明大义,只不过苏州城的达官贵人拖到今日才发请帖,恐怕早已连夜商量好了。不管小僧赴宴与否,他们都决定了与妖怪交易,说不定昨晚就将献祭的名录准备好了。”道然说。
包拯听了,不仅没有意外,反而叹息着说:“大师慧眼如炬,确实如此。知府大人已经决定将大牢里面的罪犯,不管罪名大小全部送给妖怪,苏州城其他贵人也已经派出家仆四处抓拿乞丐流民,还有交不起税的佃农。”
果然够黑暗啊,毕竟是封建社会,这些人草菅人命起来连个借口都不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