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明年三月的北上巡视塞外的话。
也得想个好听一点儿的名头,不然百姓们肯定是要议论的。
陛下怎么冬天刚回来,春天又要出去?大兴城有什么不好吗?陛下整天在路上,怎么处置朝中的事物啊。
这并不算是严重的说辞。
严重的应该是这样:
陛下每次出巡都是大张旗鼓的,队伍绵延数百里,太过劳民伤财,一点儿都不体恤百姓们的生活艰苦。
明面儿上不敢说,背地里都会传,这样的话一说出口,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陛下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所以,想个冠冕堂皇的说辞,将这声音压下去。
让一些人觉得,陛下的出巡,是有道理的,是有必要的,是为了大隋天下的,不是为了自己的。
还有,上次出巡江都,停留洛阳,一部分御史在大兴城就炸了锅了,这让陛下很不高兴,所以这次要在出行前,还要去摆平御史。
这些都是尚书省需要干预的事儿。
而杨素总领尚书省的一切事务,能够想象的到,他有多么的忙乱了。
杨素回到了自己办公的地方,然后提起了毛笔。
思前想后,终于落了笔,开始在绢布上写字。
上面写的,就是给陛下出巡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看上去,十分妥帖。
陛下北巡草原,就是为了震慑草原上的各个部落,现在大隋虽然安稳了,但是草原上的人,一直都不怎么安稳,陛下这次出巡,展示我大隋天朝威势,震慑草原。
意思就是吓唬吓唬他们,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在草原上待着,别想着南下祸害大隋的百姓。
顺便帮着去草原上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咱们大隋百姓能够利用的草原,就算是不放牧,散养个家禽总还是可以的。
反正怎么好听怎么说,怎么好看怎么做。
杨素的这片文章,写的那可真是太有学问了。
检查了两遍之后,就让手底下的人给送到礼部去了。
就让礼部的那些文化人再润色一二,然后再张贴出去。
另外,既然礼部知道了这件事儿的话,那就着手准备吧。
陛下出行,用到的护卫仪仗什么的,只能多,不能少。
礼部拟定的告示,杨素也支会了他们一声。
暂时不要着急贴出去,等到明年过了正月十五,再贴出去也不迟。
到时候,宫中这边就收拾收拾走人,陛下也就听不到那么多反对的声音了,至少这样的话,能少死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