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atcheez.com
字:
关灯 护眼
匹奇小说网 > 幼儿老师闯异界 > 第77章 77.周礼 国体 封臣
推荐阅读:

第77章 77.周礼 国体 封臣

炜杰师傅对林夕说:“上人,在这里建立码头大本营,以及鹰嘴岩基地。只要我们拥有哪怕在一点完全灭杀伪宋的能力,也许几日之后,这崖山就是伪元的葬身之地也未可知。”

林夕说:“给饶举人换身干净的衣服,准备些热的汤食。几位大匠,再来吃些鱼脍吧。”

饶举人知道自己已经被接纳,兴奋地行了大礼。随后宋庆带着下去了。

另外几位大匠,则高高兴兴唱喏(注:喏音rě,古代男子一面叉手作揖,一面出声致敬的一种礼节)。

林夕接着又说:

“那么你们就拿出一个办法吧,玄义号的安危,必须保障,这是咱们的最后依傍,不然山穷水尽,顷刻之间树倒猢狲散了。

准备好了以后,让人立刻把铜铁火油竹木炭块这些搬运到这里,把将作之所放到鹰嘴岩,我是不放心的。

另外,招募一些水军,都要清白有血仇的,能干的青年军官,兵油子不要。”

自从唐翰林死了,姜臣回来之后,现在姜臣就取代了唐翰林的位置,记录林夕的命令,不过,因为姜臣自己做过一把手,虽然记录速度和记忆力不如唐翰林,但是在综合思考的速度上,并不慢,听到这里,忍不住问了一句:“敢问上人,可有人数要求?”

林夕说:“多多益善。”

涂熙才眼睛一亮:“上人是打算重组玄义水军?”

林夕问:“不,不是重组玄义水军,而是要组织咱们神圣中华国的舰队、海军陆战队、空军、特种部队,我们今后要组织职业军人,这些为国献身牺牲的人,岂不是国之脊梁吗?焉能让他们生时流血,死后子孙流泪?”

炜杰则问:“上人何以求官吏?”

林夕说:“官吏呀,要为国民服务呀!若是欺压百姓,鱼肉乡里,损公肥私、卖官鬻爵、私相授受,就是国之贼也。”

姜臣道:“上人容禀,大宋之官员薪俸,虽然历朝也还不错,不过,往来礼敬也还是不少。但不知道上人我们中华神圣国,今后官员薪俸如何呢?”

林夕说:“官员掌国器,责任重大,今后都需要考核能吏,秉公执法,应当实行少官吏,厚薪俸,长养廉。少些官员指手画脚,不过,我们应该加强科学研究,刺奸纠察,通讯交通,让更少的官员架构,就能够协理国家政通人和,把更多的事情,交给民间自主。”

炜杰则问:“上人是要轻徭薄赋吗?”

林夕奇怪地问:“轻徭薄赋?强权集与中央,与强枝弱敢,哪个能够抵御外敌?”

炜杰说:“那自然是强权集与中央了。不过一向以来,吏治不可能久清,而官吏得利也不能再吐出来,所以,强干弱枝迟早有一日变成强干无支呀!”

林夕很意外:“炜杰师傅倒是心怀天下苍生呀。”

炜杰脸一红:“倒也不尽然如此,若不是官场过于藏污纳垢,肮脏血腥,小民或许也早就同流合污了。但是心有不甘呀,况且,都说百年王朝千年世家,世家之道,也不过勾心斗角,千百年来,哪里有解决之道呢。”

林夕眼角上挑:“圣人之道不行吗?”

炜杰神色纠结,片刻道:“圣人在世时,尚且不行,圣人已经死了,岂能就行了呢?都是经义空谈,我自己知道自己浅薄,但是对那些名宿大儒,还是鄙夷的,这些人若是放在荒野之地,活不过一日。吾羞与为伍!”

林夕道:“此真即为大善,炜杰师傅有此道心,他日必光华千万里,来人,赐酒一爵,羊肉一脯。”

慧娘看到林夕极为高兴的样子,立刻安排珍娘取来米酒一爵,随行的宫女又有两人,托着羊肉做的肉干一片,只不过这一片很大,是半只羊排做成的。

炜杰深施一礼:“谢今上赐饮。”

【注:今上是称当代的皇帝的专用名词,这里表示炜杰师傅真心认主的意思。】

说完,右手抓住酒爵的两只脚,左手抓住酒爵的一只脚,向林夕拱了拱,接着向四方举杯作揖,然后回正方位,左手松开酒爵的脚,向前伸,竖着展开手掌,用袖子遮住酒杯,略略向右侧偏转30°,举杯一饮而尽。

这就是正对行礼,侧身避饮!正是周礼的仪范。

做完这些,炜杰师傅再将酒爵倾倒过来,向四方展示,然后把酒爵还到珍娘的托盘中。

然后,炜杰拿起宫女托盘中的匕首,将羊肉铺切下一片,然后对林夕说:“恳请今上让仆(注:仆人,这是自谦的称呼)的几位随员,一同领受今上的赏赐。”

林夕说:“这是你荣耀的时刻,我岂会不同意呢,尽管去做吧。”

炜杰把匕首放回托盘,对着宫女说:“有劳了。”

宫女看向珍娘,珍娘望了望慧娘,慧娘点点头:“且听上人吩咐就是。”

于是珍娘带着宫女走向舱外。

炜杰把肉铺塞进嘴里,又坐了下来。

涂熙才看的眼热,于是也问:“敢问上人,今后神圣中华国国体可有示下?”

这一句话非常敏感,尽管涂熙才用了请示这样的词语,但是在传统文化中,这仍然是严重的禁忌,这时候秀娘忍不住抓住了林夕的手——是的,秀娘做过太后,也知道这样的回答,算是君臣奏对的,会被记入历史,如果林夕说错了,今后更改很麻烦,可以说影响深远,这一代,林夕是强横的,能干的,但是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若干代以后,总有一些不成器的子孙。

林夕温和地捏了捏秀娘的手掌,直接开口道:

“我感念当今之世,民智教化尚未普及,但是世易时移,天下人口已经繁衍众多,科技发展,已经在深刻变化的前夜,今后无论什么国体,总要以人的良善发展,人的能力提高,世界的和谐共存为要旨。

大同世界,乃是应该让人人免于恐惧,人人都能发挥所长,人人能够和谐相处的世界。

故而,国体或者政体,需要依次而发展。

至于今日,我们需要军政之体,未来战争结束,我们需要训政之体,开启民智,同心教化,待到能够全民自治自知,还可以还政。

未来可以君主立宪,立宪而治。

更遥远的未来,上天自己会有它的选择。

生存繁衍下来的人民,也会做出选择。”

......

虽然这里面的话,大家听得都有点云山雾罩,不过大意大家还是能够体察一些,大家都热切地鼓起掌来。

饶举人此时已经回来了,怯怯地问:“敢问上人,君主立宪,军功爵位,可是还有?”

林夕说:“当然还会有,神圣中华国,毕竟是中华衣冠,岂可禽兽而欤?”

【注:欤,音 yú,是文言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声音和意义都和与相近,但是这是雅言的用法。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子非三闾大夫欤?”(子:您。三闾大夫:官名。指屈原。)

曹操《论吏士行能令》:“一似管窥虎欤!”(就好像从细管里看老虎。)

此处林夕用这个词是表示大家再用汉文化中的雅言级别的对话。

“雅言”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言,在通用意义上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后人将古代通用的上古音系称为“雅言”。

其音系为上古音系,中国古人十分重视各地方言的统一,于是就出现了“雅言”。

与之相对应的则包括古语用词。

因为记住官话和上古官话用词需要很好地教育背景和训练,并且在与当地方言俚语中保持不混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从是否会雅言发音,以及使用雅言的用词,能够非常明显地分分辨受教育的程度。

目前很多人多数将雅言偏重研究发音,而不太重视伴随的古词,因为大部分雅言的音,是随着时代变化的,很难遗传和流川,词的变化要慢得多,所以容易忽略雅言的词和音和惯用型的三者统一。

也因为如此,现在雅言多指古代汉语的发音。

但事实上,在古代语言环境中,发音当然是非常容易分辨的,比如现在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孩子,一口京片子,但是你要让他用美好精准的用词,可能极为困难难。

所以,雅言不应当脱了雅言用词和惯用型来单纯地讨论雅言的的音。

顺便说说,周以前汉语的具体形式已无可考,据传当时的标准语是周朝时期标准语的前身。

周期的汉语标准语,一般认为就是《诗经》的语言,即洛阳雅言。

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周代文字学的是商朝殷商文字。而殷人又是向夏人学习的。

古代的雅言(中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就是夏言。

相传夏朝建都在河南洛阳及周边地区,商朝建都地点也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

所以中国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应当就是在洛阳一带,据推测古代的普通话是以古河洛语(今洛阳话)为标准音。

上古时代五帝时期和后来的夏、商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中原地区是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中心地区。汉族的本来名字是华夏民族。华夏这个字具有很深奥的意思:华就是衣冠之美;夏就是礼仪之盛。雅言,就是夏言(夏朝官方语言)。

洛阳雅言,古称河洛语,河洛话,今称洛阳话,是中国最早的通用语言,其音系为华夏传统的上古音系。

但是不等于今天洛阳话就完全等同于古代雅言。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东周,自此,洛邑的语言就渐渐成为了整个东周时期雅言的基础。春秋时期,孔子讲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四面八方,据传,孔子正是用洛阳雅言来讲学的。《论语·述而第七》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这下子,现场的人都欢呼了起来——这从龙之功,算是落着了。

林夕等着大家欢呼声小了一点,接着说:

“只是今后这土地,军功封爵免税投寄之事,是不能再有的。

任何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是不允许再有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