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atcheez.com
字:
关灯 护眼
匹奇小说网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0114章:回河的诱惑,保守派苏良和欧阳修
推荐阅读:

第0114章:回河的诱惑,保守派苏良和欧阳修

第115章回河的诱惑,保守派苏良和欧阳修

正月二十二日。

一篇长达三千字的《浚河故道疏》吸引了汴京城所有官员的注意。

浚,即疏通;河,即黄河。

呈递此篇奏疏的官员是:以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大名府的贾昌朝。

贾昌朝称,自景佑元年,黄河在澶州横隆决口,向东北方向分流后,大有北流之势。

河高于岸,河道淤塞,河患问题愈加严重。

他建议,塞横陇、商胡二口,引水东流,恢复黄河京东故道,以此内固京都,外限夷狄。

他在《浚河故道疏》中道尽了黄河改道的好处。

黄河东流,可免于河北之地经常被淹没、赋税难收,生流民盗贼之患;可灌溉良田千万亩,富京东之地;可形成巨大天堑,防辽兵南下,护卫汴京城……

一言以蔽之:回河故道,功在当今,利在后世。

与此同时。

真宗期间,一名叫做李垂的官员写的一部水利著作《导河形胜书》,被很多官员翻了出来。

此书在数年前便预言――

大河北上,有入燕云之势,到时契丹人极有可能顺黄河而下,直逼汴京城。

若解此困,须令大河东流。

而今,预言成真,大河真的北流了。

黄河重回故道,乃是一件极其消耗人力、财力的大工程。

但此刻的赵祯,雄心壮志,正是想着要做一番大事业的时候。

赵祯对《浚河故道疏》的回河之策甚是赞赏,当即令驿兵将此疏传向全宋的各个州府军监。

意在听一听天下官员的意见。

与此同时。

汴京的官员们也开始纷纷上疏支持回河之策,称此为抵御辽国之良策。

而当苏良看到这篇《浚河故道疏》后,不由得紧紧皱起了眉头。

在他脑海里浮现出四个字:三易回河。

大宋之所以被后世不喜。

除了靖康之耻外,还有一件事做的极度愚蠢,便是三易回河。

而今,正是第一次回河前夕。

在赵祯与官员们心里,黄河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军事天堑,抵御辽兵;其次才是黄河对百姓生计的作用。

赵祯和官员们将黄河想的太简单了!

暂且不论使得黄河东流要消耗多少财力、人力和时间。

即使将黄河水移入黄河故道,黄河依旧还会泛滥成灾。

黄河水患的根本。

在于上中游的黄土泥沙过多,不断冲击,导致下游处泥沙堆积,河床过高,成为悬河。

汛期一到,水无处可流,必然会泛滥。

要使得黄河在汛期免于泛滥,需要疏通的是下游入海区段的泥沙,但此处堆积的泥沙,根本不是当下的人力条件能够解决的。

在苏良眼里,目前的黄河水患根本无法彻底解决。

只有多筑堤坝、多植树木、尽可能为黄河分流,才能减少大河之患。

而今,回河之策,对解决黄河之患根本没有任何实际的帮助,还会让河北、京东这两个重税之地,遭受黄河施虐,民不聊生。

实在划不来。

但是――

朝堂百官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其中,最吸引大家的地方,便是能够使得黄河成为军事天堑,抵御辽国。

这个作用,对当下的大宋,实在太具有吸引力。

这次,贾昌朝之策,得到了多名朝堂官员的支持。

陈执中、吴育、张方平、夏竦、丁度、王尧臣,甚至台谏官们,除了欧阳修和苏良没有说话,其他人都上奏力挺,觉得此举不仅可御辽,还有泽被后世之功。

包拯也未上奏。

因为包拯上奏的原则是:只对自己了解全面的事情发表意见,他对黄河之事,还未曾了解仔细。

……

御史台,察院内。

苏良坐在桌前,拿起笔又放下笔,实在不知该如何上奏反对回河之策。

他若说,回河之后,黄河虽可作军事天堑,但将会导致河北、京东水患不断,民不聊生。

官家根本不会相信他。

因为,回河之后,黄河作为军事天堑的价值是确定的。

而回河之后,到底是使得河北京东愈加富庶还是遭受水灾,则是不确定的事情。

苏良思索良久,最终还是上奏反对。

他分析了历年来黄河水患的原因,表明黄河之害,在于下游泥沙堆积,而黄河北上乃是泥沙堆积后形成的自然趋势,非人力可改之。

此外,他称黄河改道,将会消耗数十万民众及大量金钱,导致国乏民疲……

翌日。

苏良收到了赵祯在奏疏上的批复。

“回河之事,消耗甚大,确应谨慎,朕悉之。”

赵祯此话,明显是只承认了回河之事消耗甚大,但却不认为回河有问题。

紧接着。

身在京东路青州的富弼,也上奏表示支持贾昌朝的回河之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