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高琼便请宋真宗立即动身渡河,枢密院事冯拯在一旁呵责高琼对宋真宗鲁莽,高琼愤怒地驳斥道:
“你冯拯只因为会写文章,官做到两府大臣,眼下敌兵向我挑衅,我劝皇上出征,你却责备我无礼,你有本事,为何不写一首诗使敌人撤退呢?”
高琼命令卫士把真宗的车驾转向北城行进,渡过浮桥时高琼简直是在驱赶卫士前进。
当真宗的黄龙旗在澶州北城楼上一出现,城下北宋的兵民立即欢声雷动,气势百倍。
真宗到澶州北城象征性地巡视后,仍回南城行宫,把寇准留在北城,负责指挥作战。
宋真宗几次派人探视寇准的举动,寇准与知制诰杨亿在城楼上喝酒下棋,十分镇定,寇准胸有成竹,使宋真宗不再恐慌。
自从辽国大举入侵之后,各地军民英勇抗敌,辽军虽然号称20万,却是孤军深入,供给线长,粮草不继。
十月以后,辽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失利,尤其是真宗亲临北城时,辽军先锋萧挞览在澶州城下被宋将李继隆部将张环用精锐的床子弩射杀,极大地动摇了契丹军心。
因此辽国太后萧绰及大丞相耶律隆运估计在战场上捞不到什么便宜,便转而向北宋议和,企图从谈判桌上获得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好处。
宋真宗本来就没有抗敌的决心,差不多在他离京亲征的同时,宋朝的议和使节曹利用也被派往契丹军营。
曹利用当时是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员,在辽宋对垒的过程中,曹利用总是往来于两军之间。
辽圣宗和萧太后也通过前一年望都之战中俘虏的宋将王继忠和曹利用联系,契丹提出的议和条件是要宋“归还”后周世宗北伐夺得的“关南之地”。
宋方的条件是,只要辽国退兵可以每年给辽一些银、绢,但不答应领土要求。
谈判在两军对峙中进行,最后终于按宋方的条件达成了协议,剩下的问题就是每年给辽银绢的数量,曹利用临行前请示宋真宗,真宗说:
“必不得已,一百万也可。”
曹利用从真宗的行宫一出来就被一直守候在门外的寇准叫住,寇准叮咛他说:
“虽然有圣上的旨意,但你去交涉,答应所给银绢不得超过30万,否则,你就不必再来见我,那时我要砍你的头!”
寇准始终反对议和,
主张乘势出兵、收复失地,主战派将领宁边军都部署杨之,以夺取幽燕数州。
但由于真宗倾心于议和,致使妥协派气焰嚣张,他们攻击寇准拥兵自重,甚至说他图谋不轨。
寇准在这班人的毁谤下,被迫放弃了主战的主张,于是,在妥协派的策划下,于同年十二月,宋辽双方订立了和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固然值得称道,在这次战争中,宋军也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使辽朝统治者认识到宋军和中原地区的人民是不可轻侮的。
从此以后,契丹就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入侵,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